法桐,樹形雄偉,枝葉茂密,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,有“行道樹之王”之稱。法桐喜溫暖濕潤氣候,在年均氣溫6℃~25℃、年降水量500~1200毫米的地區生長良好。懸鈴木是陽性速生樹種,抗性強,能適應城市街道透氣性差的土壤條件,對土壤要求不嚴,以在濕潤肥沃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生長最盛,在微堿性土壤也能生長,但易發生黃葉病。
樹苗栽前要查看質量是不是合格,挖苗是不是有損害,若根系傷毀過重的應除掉不栽。根冠要契合上述需求,如有有些折損、殘斷者,應將損害部位剪掉,注意剪口滑潤,才干趕快愈傷重發新根。側枝過多的也要將下部剪去一些,但不行過多。來苗后應當即栽植,不行久放在陽光下或風吹當地,防止根系失水下降成活率。
栽植不行過淺或過深,比原深度稍深不超越3公分為好。栽植坑應使根系悉數舒打開,不要使根曲折。填土應先填挖出的表土,填一層后用手往上輕提一下使根須理順后踐踏,踩時先用力將坑沿踩緊后再踩根頸下部。一定要踩實,然后再填基層土,再踐踏,直至填完并都踩緊。栽完一批后當即灑水,第一遍水和第二遍水距離約5至7天,都要澆透,今后約10天澆第三遍水,也要澆透。三遍水后地上見干要松土保墑,今后應視天氣情況灑水。樹苗發芽后需水量添加,切不行以為發芽了就不再灑水。
苗圃上肥,應在秋季整地時聯系施用。有機肥應充沛腐熟無大臭氣,不能用鮮糞(牛糞為冷性肥,鮮糞損害較輕);化肥一定要操控施用量,并須與灑水合作。春季栽苗最好不當即上肥,應待發芽成長到夏至后再用,這時溫度高,樹木成長旺盛而耗費大,需求分解構成越冬芽。新栽苗通常不上肥,由于根部多有創傷,很易受害。
植栽后整形修剪 林狀行道樹栽植后,4至5年內應繼續修剪,方法與苗期相同,直至樹冠具備4至5級側枝時為止。以后每年休眠期對當年生枝條短截,保留15至20厘米,稱小回頭,使萌條位置逐年提高,當枝條頂端將觸及線路時,應回縮降低高度,稱大回頭。大小回頭交替進行,使樹冠維持在一定高度。
推薦資訊
- 2019-07-30世界第一橋落戶保定(樂凱大街南延主橋轉體完成)
- 2019-03-12中國第41個植樹節-陽春三月種樹去
- 2019-03-02早春園林植物如何澆灌返青水?把握好時間和方法,很重要!
- 2018-10-18為什么銀杏適合秋季栽植
- 2018-10-18秋季栽樹需要注意的問題
- 2019-04-17環雄安新區造林綠化做強服務保障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生態支撐
- 2019-02-15綠化讓全世界網友感謝中國-中國“驚艷”世界
- 2018-10-09善美保定-保定市造林綠化實現大跨越
- 2020-03-02立春后,草坪的返青養護
- 2018-02-05盼望著,盼望著,東風來了,春天的腳步近了